俄
罗斯又放狠话了。
当地时间6月21日,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撂下一句话:“如果乌克兰使用‘脏弹’,俄罗斯将用战术核武器回击。” 他还意味深长地补充道,“基辅应该充分理解这一点。”
这话听着耳熟吗?当然耳熟。2022年10月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曾言之凿凿地指控乌克兰计划使用“脏弹”,甚至闹到联合国安理会闭门讨论。结果呢?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调查后直接打脸——乌克兰境内根本没有“脏弹”的迹象。可如今,梅德韦杰夫又把这一套搬了出来,而且加码了筹码——战术核武器。
这一次,俄罗斯可能真的不是在虚张声势了。
“脏弹”是什么?俄罗斯为何突然重提?
“脏弹”不是核弹,但它比普通炸弹更阴毒。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常规炸药散播放射性物质,污染大片区域,制造长期辐射危害。它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瞬间毁灭一座城市,但它能让一片土地几十年无法居住,让无数人患上癌症、白血病。
俄罗斯为什么现在突然重提“脏弹”?因为乌克兰最近的战场表现,已经让莫斯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2025年6月初,乌克兰发动了代号“蛛网”的大规模突袭,一举摧毁俄罗斯五大空军基地,至少13架战略轰炸机被炸毁,其中包括图-95MS和图-22M3这样的核打击平台。这一战,直接削弱了俄罗斯“核三位一体”中的关键一环——战略轰炸机部队。更让俄罗斯恼火的是,乌克兰的袭击方式极其高效——用几百美元的FPV无人机,摧毁价值数亿美元的轰炸机。
俄罗斯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。6月9日,俄军对乌克兰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,超过400架无人机和45枚导弹砸向基辅、哈尔科夫、敖德萨等城市。但即便如此,乌克兰的军工体系仍在运转,西方援助源源不断,而俄罗斯的常规军事优势正在被一点点蚕食。
所以,梅德韦杰夫这次的核威胁,本质上是在警告乌克兰和西方——俄罗斯的耐心正在耗尽,如果乌克兰继续挑战莫斯科的底线,核武器将不再是“最后手段”,而是“可选项”。
但,俄罗斯的核威慑,这次真的会兑现吗?
过去三年,俄罗斯的核威慑一直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,但从未真正落下。普京政府多次暗示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,但最终都停留在口头威胁。可这一次,情况可能不同。
首先,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已经触及俄罗斯的核心战略资产。战略轰炸机不是普通的军事目标,它们是俄罗斯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乌克兰炸毁它们,等于直接削弱俄罗斯的核反击能力。对莫斯科来说,这已经不仅仅是“战争行为”,而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根本性挑战。
其次,俄罗斯的常规军事优势正在减弱。俄军在地面战场进展缓慢,乌克兰的反攻虽然未能彻底扭转战局,但已经让俄罗斯付出了巨大代价。如果乌克兰继续用低成本无人机打击俄军高价值目标,俄罗斯的战争成本将越来越高。在这种情况下,核威慑可能是莫斯科唯一能快速改变战场平衡的手段。
第三,国际社会的反应正在让俄罗斯感到孤立。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仍在继续,甚至开始提供更先进的武器。而俄罗斯的经济在制裁下日益艰难,国内民众的战争疲劳感也在上升。普京政府需要一场“决定性胜利”来巩固国内支持,而战术核武器的使用,可能会被包装成“终结战争的必要手段”。
不过,如果俄罗斯真的用了核武器,世界会怎样?
一旦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,全球将面临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核战争风险。
北约可能会被迫直接介入,美国、英国、法国等核大国将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核威慑政策。中国、印度等国家也会面临巨大的外交压力,国际社会可能彻底分裂成两个阵营。全球经济将陷入恐慌,能源、粮食供应链崩溃,金融市场剧烈震荡。
但最可怕的,还不是这些。
最可怕的是,一旦核武器的使用门槛被打破,未来的战争将再也没有底线。 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用了战术核弹,其他国家会不会效仿?伊朗、朝鲜、巴基斯坦,甚至未来的新兴核国家,会不会在常规战争不利时,也选择按下核按钮?
梅德韦杰夫说,“基辅应该充分理解”。但真正需要“充分理解”的,恐怕不只是乌克兰,而是整个世界。
俄罗斯的耐心肉眼可见地正在耗尽!
乌克兰会退缩吗?西方会妥协吗?还是说,这场战争最终会以一场核爆炸画上句号?
没人能确定。
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——如果核武器真的被使用,没有人会是赢家。
对此,你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晶顶网配资-网上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公司介绍-炒股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